8月30日,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潘愛華在中國合成樹脂及特種化工新材料高層峰會上介紹了工信部促進化工新材料產業“十三五”發展的整體思路,潘愛華將其概括為三項重點工作、五個著力點。
工作之一是加強新材料產業發展頂層設計,制定出臺《促進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及《新材料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之二是發揮促進新材料發展的專項政策;之三是重點突破,發布化工新材料發展指導目錄并實行動態管理。
五個著力點包括抓住新機遇,重點關注服務于新能源、航空航天、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節能環保、人口老齡化等領域的化工新材料發展;建立產業聯盟,推動上下游產業合作;創造公平市場環境,完善財稅、金融政策;培育企業做大做強,形成若干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材料企業集團;開展“雙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推動產業創新發展。
據介紹,“十二五”期間,我國化工新材料產值年均增速在15%左右,已形成涵蓋高性能樹脂、特種橡膠、高性能纖維、功能性膜材料、電子化學品五大領域的數千種產品。2014年國內化工新材料消費總量為2466萬噸,自給率為63%。但產業總體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
“要實現通用級化工新材料穩定化、低成本化和高性能化工新材料產業化、系列化,形成比較完整的產業鏈,產品進入中高端應用領域,打造有國際影響力的化工新材料企業和研發基地。”潘愛華如此展望“十三五”化工新材料產業的面貌。